2025年7月4日-5日,由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农业大学、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全国玉米制种智能装备展示现场会暨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张掖市举行。会议以“人工智能赋能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展示玉米制种全程智能化、信息化、机械化生产管理新技术、新装备,强化学术技术合作交流,促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种源安全和粮食安全。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院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张掖市委副书记柴向前、张掖市政府副市长张力、甘肃农业大学校长柴强、副校长高云虹、副校长司怀军、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郁继华、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牛振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常宏、河西学院校长李广、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郑文刚出席活动。来自全国种业界的顶尖学者、技术专家与领军企业代表、生产经营主体代表300余人参加。
赵春江院士做了《玉米制种繁种智能技术装备创新应用》主旨报告,从玉米杂交种对农业粮食的贡献、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与装备、玉米高效制种技术展望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并表示“一是要在制种的父母本种植模式上要创新,二是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机械制种技术和智能化的技术。我们的种业的科学家也在源源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相信未来人工去雄、机械去雄、智能去雄还有生物技术去雄相结合的模式将成为张掖未来发展的明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常宏等30余位专家学者们就智慧育种、智能装备研发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分享了玉米制种关键技术、玉米表型大数据工厂、智能去雄无人机等前沿技术成果。
在静态展区,展示了在线式单粒种子检测分选系统、植物微观动态离子流检测设备、植物离子吸收多参数检测系统、玉米果穗考种流水线、低功耗害虫智能测报仪等14项中心种业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和参会代表进行了积极交流,并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在田间观摩会上,参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大田对靶喷药机器人、玉米田间无人车表型平台、制种玉米智能除漏去雄无人机系统、精准施肥无人机系统、玉米电驱播种精准施肥机等智能装备的应用演示,观摩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为玉米制种带来的变革。